迫击炮制造技术(没有炮,除了敌人给我们造,还有自己造,解放军如何自制重迫击炮)
彩云
摘要:歌词里唱,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但在真实的历史上,人民军队除了从敌人手里缴获武器,也有自己克服各种困难自力更生,自己制造武器。在解放战争中,解放军自制的重迫击炮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歌词里唱,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但在真实的历史上,人民军队除了从敌人手里缴获武器,也有自己克服各种困难自力更生,自己制造武器。在解放战争中,解放军自制的重迫击炮就发挥了很大作用。
在旧中国的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迫击炮这一兵器在中国各派军队中都占据了重要地位。解放前的中国各派军队火力普遍偏弱,火炮更是奇缺,国内能够具备制造火炮能力的兵工厂很少,而从海外采购火炮价格高昂,根本无法满足需要。因此迫击炮就成为了各派军队中的火力支柱。这是因为迫击炮的炮管不需要膛线,材料质量的要求相较其它身管火炮也要低,民国时期的各路军阀所办的兵工厂基本上稍微有点规模就能制造,迫击炮也因此成为了抗战时期唯一一款中国能完全自制的火炮。
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主要装备的迫击炮口径为81毫米或82毫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根据美国援助的60毫米迫击炮,开始大批量仿制生产60毫米迫击炮。而为了弥补军队重火力的缺乏,国民党军队也有计划的生产和使用大口径的重型迫击炮。早在1932年的“一二八”第一次淞沪会战中,十九路军就曾使用过150毫米重迫击炮。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则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各部队在抗战初期使用的迫击炮主要仍然是82毫米口径,例如平型关战役中的八路军115师343旅迫击炮连就装备了4门民国20年式82毫米迫击炮,而这4门迫击炮在平型关战役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号关联视频号“老周新观察”,可在站内搜索,同时全网各大视频平台同步推出,敬请加关注多支持】
迫击炮便于分解运输,作战时隐蔽性强,相比掷弹筒、机枪等武器,火力、精度和射程都要强得多,生产条件的要求也相对身管火炮要低。因此,人民军队极其重视迫击炮的使用和生产。早在1941年,八路军便开始仿造法制布朗德60毫米迫击炮和美制M2式60毫米迫击炮,1943年又试制成功82毫米迫击炮。但重型迫击炮的生产却因为技术和材料等种种原因,始终未能实现。
抗战结束后,1946年6月,国民党军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要求各根据地全面恢复兵工生产,支援战争。此时正在转向和平生产的晋冀鲁豫边区太行铁业促进会,也立即恢复战时兵工体制,改为边区财办军工处。为了适应战略反攻的需要,各地区兵工企业在制造中小口径迫击炮的基础上,按照上级指示也开始积极研制并生产身管炮和大口径迫击炮,晋冀鲁豫边区财办军工处第15兵工厂(附城兵工厂)便承担了这一重任。
第15兵工厂的前身是抗战胜利后我党在河北省峰峰矿区利用日伪留下的设备和厂房建立的第8兵工厂。解放战争爆发后,因第8兵工厂地处战争前沿,极易遭到敌人的攻击和破坏,因此1946年秋根据上级要求,第8兵工厂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随厂部迁往山西省长治市附城村建立第15兵工厂。
此时的前线部队对军火的需求非常急迫,特别是对威力大的重武器,需求更是非常迫切。为了支援前线,1947年1月,晋冀鲁豫边区财办军工处在生产会议中决定,由第15兵工厂负责大口径迫击炮的研制工作。第15兵工厂的技术力量较为雄厚,拥有日本工程师吉田一万等多名技术人员,为了研制大口径迫击炮,上级部门又从兄弟兵工厂调入了20余名技术骨干。同时军工处还从西达、宋村等兵工厂调入6英尺、12英尺、16英尺元车和12英尺钻车等设备。但即便加强了技术人员和设备,第15兵工厂依然面临着一无生产经验,二无先进生产设备的困难。但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5兵工厂的各级技术人员努力克服巨大的困难,义无反顾地开始了艰辛的研制工作。
为了完成炮样的设计,他们请来了晋冀鲁豫军区炮兵团的团长赵章成。赵章成在红军时期就是享誉全军的神炮手,对迫击炮的使用可谓出神入化,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他给厂里的技术人员讲解了重迫击炮的性能、结构及其战术技术要求。技术人员根据他的讲解,采取边设计、边画图、边试制的方法,很快便拿出了新炮的样品。
试制第一门样炮过程中,炮管加工最为关键。由于工厂没有150毫米以上的圆钢料,因此就利用废火车轴来代替。没有专门的炮膛加工设备,工人们就把笨重的实心轴料固定在12英尺元车上,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由小到大,由浅入深慢慢打眼,扩孔,最后再用自制的工具完成炮管的精加工。大口径重型火炮的后坐力很大,要求必须有稳定而坚固的炮盘。但是此时的工厂没有厚钢板做炮盘的材料,只好使用铁路道轨底部拼焊起来加工而成。同时,第15兵工厂还克服了技术经验不足和设备条件差等困难,制造出了火炮升降三脚支架,炮尾发火装置(由曲射改平射)和瞄准具等附件。终于在1947年3月试制成功了第一门120毫米迫击炮。
1947年4月,正太战役爆发,晋察冀军区炮兵团及第2、第3纵队炮兵营参战。为了检验样炮的质量和性能,赵章成团长将这门炮带到了战场上。在攻打正太县城的战役中,炮兵负责用炮火肃清正定外围据点,为步兵进攻开打通道。在激烈的战斗中,赵章成团长亲自试炮,第一炮就打掉了敌人的一个碉堡,战士们顿时群情振奋,这毕竟是我们自己制造出的重型迫击炮!这门120毫米迫击炮配合其它口径火炮,用猛烈的炮火摧毁了坚固工事,打开了两处突破口,并压制了敌军侧射火力,成功掩护部队架梯登城,最终攻克了正定县城。
消息传回第15兵工厂,厂里的工人们无不欢欣鼓舞,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很快就转入了批量生产。可是制造炮管的材料却成为了拦路虎,原来这种大型圆钢不仅解放区没有,国民党统治区也很难搞到。最后工厂只好继续利用我军解放平汉铁路和津浦铁路北段缴获的废火车轴,用机车轴加工150毫米迫击炮管,用车厢轴加工120毫米迫击炮管。
由于解放军缺乏重炮,这两款自制重迫击炮,让很多部队都极其眼热,部队要货也就要得紧。但是工厂生产一门炮并不容易,工序多,周期长,生产机具还不配套,生产一时很难上去。第15兵工厂全体员工,此时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迎难而上,在机钳工部工长智修身的带领下,狠抓炮管工艺技术的改进,基本解决了炮管生产中存在的任务紧效率低的矛盾,使炮管产量从每月5根提高了22根,仅在1947年半年多时间内就生产了120毫米、150毫米迫击炮98门,超额完成了全年79门的生产任务。至解放战争结束,总共生产120毫米、150毫米迫击炮378门,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20毫米、150毫米迫击炮属于重型火炮,但相较其他型号的同口径身管火炮而言,这两款炮拆装方便,高山能过,小路能行,具备机动灵活的特点,深受受我军将士钟爱,被称为军中“土坦克”。120毫米、150毫米迫击炮先后参加了正太、晋中、淮海等战役,以及解放安阳、石家庄、运城、临汾、太原等城市的战斗。1947年12月4日,徐向前、滕代远、薄一波在解放运城的战斗结束后,电告各军区并报中央军委、工委的电报中如下写道:“据新亭(王新亭,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谈:此次运城外围战斗中,我太行自制之十二公分重迫击炮及十五公分重迫击炮,威力甚大。在东关、天神庙,十二公分炮一弹伤敌六十余人。另一炮,打坏汽车六辆,弹爆炸杀伤面之直径在五十公尺以上。近俘称,对我此炮,极表恐惧,且至今不知系何种炮。”
而在解放太原时,这两款重型迫击炮以及我军另外1300余门火炮,顷刻间便摧毁了阎锡山2000多个钢筋水泥碉堡构成的“反共模范堡垒”,仅用了5个小时便解放了太原城。在这场战斗中,120毫米、150毫米迫击炮表现出极大威力,炮弹就像飞机投掷的重型炸弹一样,落在城墙上,城崩墙塌,落在碉堡上,堡碎人亡,为解放太原立下了赫赫军功。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军工生产有了质和量的双重飞跃发展,从过去生产手榴弹、步枪等轻兵器,逐步向以生产火炮、工兵炸药为主的大面积杀伤武器过渡。据不完全统计,整个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工企业总计生产了42234把刺刀、18404支步枪、手枪、2208支机枪、1080具枪榴弹筒、11531门50毫米掷弹筒、4545门各型迫击炮、277门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等各型后膛炮。同时还生产了6640万发子弹、2329万颗手榴弹、2.7万枚地雷、33万发枪榴弹、303万枚50毫米掷弹、926万发炮弹、137万斤无烟药、753万斤炸药。
这些自研自产的武器弹药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例如:1948年各解放区生产了枪弹1629.35万,为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中消耗枪弹2014.96万发的80%,生产各种炮弹463.01万发,为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中消耗炮弹数67.99万发的6.8倍。120毫米、150毫米重迫击炮的成功研制生产,只是解放战争中,我军工企业支援作战的一个缩影。这两款重迫击炮也成为解放军军工发展史上重要的一个单元而永载史册!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